今天给各位分享最准的算命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谁有初一上册期中复习题要初一期中考试试题(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语文
一、积累运用(21分)
1.下面是你学过的一些词语,请根据注音在括号内写出相对应的字。(3分)
①头晕目xun()②忍俊不jīn()③qnɡ()天撼地
④抖sǒu()精神⑤更胜一chu()⑥huǎnɡ()然大悟
2.我国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徐渭为了告诫子孙刻苦学习,不虚度年华,曾写了一副令人费解的怪联挂在后辈的书屋: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根据语境,试为对联中四个“好”字注音。(2分)
(1)(2)(3)(4)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2)春天像健壮的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
(3)辛弃疾在《西江月》中,运用嗅觉、听觉结合展望丰收景象的句子是:
,。
(4)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我们常常要引用《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
。
(5)《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___ ___,
_______ ____。
(6)《观书有感》中比喻学习进步来自不断吸收新知识的句子是:,
。
(7)《次北固山下》中诗人触景生情,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8)余忆童稚时,能,,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4.下列说法委婉得体的一项是()(2分)
A.当你的同学们做好事,同学们夸你时,你说:“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
B.当你的同桌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问题还来问我。”
C.当你正在做作业时,妈妈叫你吃饭,你说:“没见我正忙着吗?”
D.当你走在路上,别人不小心撞了你,别人马上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你说:“对不起?以后当心点。”
5.据称《墨西哥报》曾经别出心裁,把每天的天气预报写成诗,登在报纸固定的栏目上,很受读者欢迎。一天,报纸上又登了这么一个天气预报:“晨风吹开飘动的乌云,给城市黎明带来金黄。黄昏将有沙沙的阵雨,使喧闹的街道一片静寂。”
你能根据这首诗,把墨西哥当天的天气简练地概括出来吗?(3分)
答:
6.请仔细品味下列句子中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请简要说说句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用这种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不少于20个字)。(3分)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表达效果:
仿写:
二、阅读理解(54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7-11题。(17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论语》的“论”字读,它是记录的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2分)
8.给下列字注音。(2分)
说()省()愠()诲()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6分)
①温故而知新②人不知而不愠
③吾日三省吾身④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⑤学而不思则罔⑥思而不学则殆
10.《论语》十则中有谈(A)学习方法的,(B)有谈学习态度的,还有谈(C)个人修养的,请给下题对号标示。(标序号)(3分)
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②学而时习之()
③人不知而不愠()④温故而知新()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二)阅读下面三个片断,完成12-17题。(14分)
【甲】“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A(带、含、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乙】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 B(莽莽、苍苍)草原, C(莽莽、苍苍)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 D(扑、漫、吹)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丙】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和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热的余温。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息,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12.选择甲、乙两文括号里的词填在横线上。(2分)
A. B. C. D.
13.甲文中“酝酿”原意是,在课文中的意思是。(3分)
14.三段文字在写“风”时各有特点,甲文用“”作比,表现南国春风舒适、温暖的特点;乙文用“如无数的针扎”表现北国春风的;丙文所描绘的是海风,其特点是。(4分)
15.甲文写春风时,从感觉的多角度去描绘,找出相应的句子。(2分)
①触觉:
②嗅觉:
16.甲、乙两段文字在描写风时共同运用的修辞方法是。(1分)
1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丙文的内容:
。(2分)
(三)阅读文章《利息》,完成18-21题。(12分)
利息
某校某年级某班一差生在期中考试时,语文只得了59分。差生十分着急,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
怎么办呢?差生急中生智,想了一个办法。他找到语文老师:“老师,请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
老师思忖了大约有一分钟。说:“我可以把你的成绩改为60分。”差生一听,高兴极了,但老师接着说:“不过,你可要想好,加的1分是老师借给你的。东西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分还10分,期终考试,我会从你的考分中扣下10分,你愿意吗?”差生迟疑了一下,终于答应了。
期终考试,差生语文得81分,老师扣下10分,净剩71分。
想想看,即使世界上所有的高利贷者,又有哪一个能和、敢和我们的这位老师比胆略、比效益呢?
18.本文写了两个人物:和,还暗写了另一个人物,从文中“”这个句子可以看出。(3分)
19.写出差生思想感情变化的脉络(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3分)
答:→→
20.发挥你的联想,把老师“思忖”时和差生“迟疑”时的心理活动加以描绘。(4分)
老师想:
差生想:
21.文章作者对老师的做法持怎样的态度,你是怎样知道的?(2分)
答:
(四)阅读文章《绿之赞》,完成22-27题。(11分)
绿之赞
①光阴荏苒,绿色又向我走来,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于是又沉浸在绿色遐思之中了。
②我爱绿色,我爱这有着无限生命力,充溢着旺盛青春气息的滴翠的色彩。这四季的绿就像人的一生。
③我喜欢独步于夏天的绿荫中,任凭清风轻吻我的秀发似乎吹动绿杨,欣赏柳枝摇曳的飘动。绿色草地,两只白蝴蝶飞旋着,带给我神思飘渺的遐想。
④我喜欢金风送爽的秋天,绿叶凋零,万般地依依不舍,打着旋,悠悠地,缓缓地,逐渐萧疏,秋天显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要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世俗繁华的孤傲。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是眷恋眨眼即逝的生命么?每每在生命的最后气息,也要不遗余力地描绘。金秋丰收和喜悦,装点大自然迷人的画卷,这最后瞬间的绿,仍是美丽的。
⑤然而,我也爱冬天的松树,无数细小的针状绿叶在北风呼啸中奏响春雷般的松涛。白雪飘落亲吻在松树上,一种心灵的纯洁之情油然而生。每每此时我会披一件绿的披风和松树媲美。争宠着雪的爱抚,好惬意,好洒脱。
⑥我最爱的还是初春的绿。霏霏细雨般的清晨,那如云如烟的绿,似一位披着柔纱的仙子,飘飘地,柔柔地;似一杯浓浓的醇酒,一封爱情的信笺,一张温柔含着泪水的少女面孔,给人间带来了多少温馨。
⑦我喜欢绿,绿的可靠,绿的谦虚,绿的宽容,绿的博大和永恒。
2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作的?(2分)
答:
23.从内容来看,与第①段文字相照应的段落是第段。(1分)
24.作者认为“绿”具有怎样的品质和特点?(2分)
答:
25.第⑥段写春晨的绿似“一位披着柔纱的仙子”、“一杯浓浓的醇酒”等,发挥你的想像力,想想春晨的绿还似什么?试写出一例。(2分)
答:
2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7.在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很多是赞美春天的,请你选一句赞美初春的,写下来。(2分)
答:
三、作文(45分)
28.心愿象一粒种籽,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它很小,却可以生根开花。请你以《我的心愿》为题,把你小小的心愿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班级、老师和本人的真实名字。
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①眩②禁③擎④擞⑤筹⑥恍
2.(1)hǎo(2)ho(3) ho(4)hǎo
3.(1)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2)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7)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8)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4.A
5.阴转晴,黄昏时有阵雨。
6.静景动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夕阳照耀下雪后小山的色彩美。仿写,只要用上拟人的修辞手法即可。
7.ln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儒
8.yu xǐng yn hu
9.①旧知识②生气、发怒③多次进行自我检查④真诚、诚实⑤迷惑⑥有害
10.① B② A③ C④ A⑤ A⑥ B
11.①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就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②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12. A.混 B.苍苍 C.莽莽 D.漫
13.造酒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14.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强劲、凛冽夏日柔和、凉爽
15.①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②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16.比喻
17.描绘夏夜柔和的海风和沙滩以及劳动者休憩谈笑的场面。
18.老师学生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
19.着急—高兴—迟疑
20.想象合情合理即可给满分
21.持肯定态度,从文章最后一段可以看出是以赞美的笔调写的
22.季节的变化(或时间、夏秋冬春)
23.六
24.可靠、谦虚、宽容、博大、永恒
25.合理即可,如“一曲婉转悠扬的轻音乐”
26.热爱绿色(或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27.正确即可,如《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
28.作文略
数学无
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选出,并将其字母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新的班级里,我们应该和其他同学()
各自为政,管好自己就行
只与同一小学毕业的同学相处
与全班同学和睦相处,建立真挚广泛的友谊
只与有相同爱好的同学相处
2.下列行为中有利于创建良好班集体的是()
A.以自己为中心,各自为政变 B.讲“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
C.拉帮结派搞“小团体主义” D.同学之间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3.“方法出效益”。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外,还要()
A.适应老师的教学特点 B.要求老师改变教学风格来适应自己的学习
C.照搬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 D.请家教
4.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真正的个性在于()
A.穿奇装异服 B.从内心深处散发的魅力
C.课堂上起哄 D.好表现自己
5.下面属于自卑表现的是()
A.课堂不敢举手,不敢站起来发言 B.敢当众表达自己的看法
C.认为自己很了不起 D.好表现自己
6.三国时期,吴国的军事家周瑜具有大将之才,但他气量相当狭小,对于胜过自己的诸葛亮屡次设计陷害,但害人不成反害己,在诸葛亮的三气之下,终于含恨而死。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情绪是不能调控的 B.产生情绪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气量
C.情绪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D.情绪对人的消极影响多过积极影响
7.我们陶冶情操,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是()
A.强烈的好奇心爱 B.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
C.丰富的文化生活 D.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8.对于我们身边的种种诱惑,下列看法错误的是()
我们要学会辨别诱惑,自觉控制不良诱惑
面对金钱的诱惑,我们一定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有些诱惑能促使人努力奋斗,我们要善于利用它促使自己取得进步
我们应拒绝所有的诱惑,因为所有的诱惑都会给人带来不良后果
9.由于我们青少年年龄小,缺乏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常常遭受各方面的侵害,下列侵害中来自社会方面的是()
①父母让正在上初中的小丽撤学在家帮忙卖水果②某老师让迟到的同学自扇耳光③黄老板向初一学生兜售淫秽光盘
④小明昨天不幸遭遇车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宪法》 C.《刑法》 D.《婚姻法》
二、多项选择(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请你选出,并将其字母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产党员24分)
11.下列属于“青春误读”的是()
A.模仿成年人的打扮 B.拿别人的生理发育特点开玩笑
C.对跟异性同学交往的行为说三道四 C.有时考试成绩不够理想
12.下列选项中,有助于搞好我们学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是()
A.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B.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
C.课前认真预习,课后及时复习 D.充分利用课余活动时间来背英语单词
13.我们不断认识自己的途径有()
A.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B.通过自我表现观察自己
C.通过电脑算命了解自己 D.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14.发觉自己潜能的确好方法有()
A.自我积极暗示法 B.光明思维法
C.拓展训练法 D.情绪调节法
15.下列选项中属于情绪对人的积极影响的是()
A.情绪可以充实人的精力和体力 B.情绪会抑制人的活动能力
C.情绪可以促进我们健康成长 D.情绪会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
16.下列选项属于高雅生活情趣的是()
A.穿奇装异服 B.热爱书法 C.假日旅游 D.盲目追星
18当我们遭遇不法分子侵害时,保护自己的有效方法是()
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奋不顾身地与其进行殊死搏斗
如果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就勇敢地同其搏斗
如果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可以想方设法及时脱身,或先妥协后报警
要对可能出现的不同后果进行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保住最大的合法利益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产党18分)
19.下面是几名同学对学习问题的讨论:
李利:我背课文总是一字一句往下背,结果背了上句忘了下句,老记不住一篇完整的课文。
王民:我对老师讲过的题比较有把握,但它稍微有一点变化我就傻眼。
林芳:中学那么多门功课,我经常是做着这门作业又想到别的科目,结果哪门功课都没有做好。
20.解放前上海有位教授叫姚明辉,学识高但长相颇有几分滑稽。一天上课,他刚走进教室,就看见黑板上画了一幅漫画,活像一只人面猫头鹰。姚先生立定看了一会儿,发现这漫画画的就是自己,但他毫无怒色,拿起一支粉笔,一本正经地在漫画旁写道:“此乃姚明辉教授之尊容也。”学生们笑了,姚先生也笑了。那个提心吊胆的漫画“作者”舒了一口气,大家对教授产生了由衷的尊敬。
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的内容,回答:
(1)你认为姚教授控制情绪的效果如何?为什么?(3分)
(2)从姚教授处理这件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3分)
四、判断分析(每小题8分,共16分)
21.小丽是一名初中生,她对自己稍微偏胖的身材不满意。为了能使自己的身材苗条一些,每次吃完饭以后,她就背者父母,用手指按压咽部,引起呕吐反应,将饭吐掉。有一天,她昏倒在课堂上,送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肠黏连,经过抢救小丽才保住性命。请问:
小丽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A 6、C 7、C 8、D 9、D 10、A11、ABC 12、AC 13、ABD 14、ABCD 15、AC 16、BC 17、CD 18、BCD
19、(略。围绕“方法出效益,勤奋出天才”,只要言之成理,符合题,均为正确)
20、(1)姚教授控制情绪的效果非常好。因为他的行为使课堂紧张的气氛得到了缓和。
(2)启示:要学会用理智的力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用适当的方法来转移和调整自己的情绪,(言之有理者可给分)
21、(1)小丽的做法是错误的。
(2)只要围绕“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为了爱美而伤害身体是不值得的”这一角度作答即可。
生物
生物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
2、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
3、种白菜的农民要想产量高应多施----------------------肥。
4、花最主要的部分是--------------------------------------
5、如果把光合作用比作一个生产过程,那进行光合作用的工厂是--------------,车间是-----------------机器是---------
6、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增粗是因为有-------------------。
7、植物通过-----------------------------影响氧循环。
二、判断题(20分)
1、细胞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染色体的平均分配。()
2、保护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是人的基本组织。()
3、蘑菇属于植物。()
4、胚乳、胚芽、胚轴、胚根都属于胚。()
5、枝芽的叶原基发育成叶。()
6、我们食用的谷子是水稻的种子。()
7、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叶片。()
8、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9、植物有组成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10、单细胞生物不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三、简答题(42分)
1、简述袁农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对社会的影响。(6分)
2、请说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差异。(3分)
3、一次施肥过多为什么会出现“烧苗”现象。(5分)?
4、夜晚把植物放入卧室对人好不好,为什么?(6分)
5、为什么移栽植物时,一般要带土?(5分)
6、为什么空心树不会死,而树皮被环剥以后就会死?(6分)
7、简述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5分)
8、长江上游森林被严重破坏,长江上游来水量逐年减少。据此推测长江可量断流。我们可以为此做什么?(6分)
四、作图题:画一个洋葱表皮细胞(10分)
五、请找出下图使用显微镜不正确的地方。为什么?(8分)
六、探究题:
请设计“关于种子萌所需的外界条件”的探究(10分)
生物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
2、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
3、种白菜的农民要想产量高应多施----------------------肥。
4、花最主要的部分是--------------------------------------
5、如果把光合作用比作一个生产过程,那进行光合作用的工厂是--------------,车间是-----------------机器是---------
6、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增粗是因为有-------------------。
7、植物通过-----------------------------影响氧循环。
二、判断题(20分)
1、细胞分裂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染色体的平均分配。()
2、保护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是人的基本组织。()
3、蘑菇属于植物。()
4、胚乳、胚芽、胚轴、胚根都属于胚。()
5、枝芽的叶原基发育成叶。()
6、我们食用的谷子是水稻的种子。()
7、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叶片。()
8、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9、植物有组成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10、单细胞生物不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三、简答题(42分)
1、简述袁农平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对社会的影响。(6分)
2、请说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差异。(3分)
3、一次施肥过多为什么会出现“烧苗”现象。(5分)?
4、夜晚把植物放入卧室对人好不好,为什么?(6分)
5、为什么移栽植物时,一般要带土?(5分)
6、为什么空心树不会死,而树皮被环剥以后就会死?(6分)
7、简述光合作用发现的意义。(5分)
8、长江上游森林被严重破坏,长江上游来水量逐年减少。据此推测长江可量断流。我们可以为此做什么?(6分)
四、作图题:画一个洋葱表皮细胞(10分)
五、请找出下图使用显微镜不正确的地方。为什么?(8分)
六、探究题:
请设计“关于种子萌所需的外界条件”的探究(10分)
政治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选出,并将其字母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新的班级里,我们应该和其他同学()
各自为政,管好自己就行
只与同一小学毕业的同学相处
与全班同学和睦相处,建立真挚广泛的友谊
只与有相同爱好的同学相处
2.下列行为中有利于创建良好班集体的是()
A.以自己为中心,各自为政变 B.讲“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
C.拉帮结派搞“小团体主义” D.同学之间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3.“方法出效益”。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外,还要()
A.适应老师的教学特点 B.要求老师改变教学风格来适应自己的学习
C.照搬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 D.请家教
4.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真正的个性在于()
A.穿奇装异服 B.从内心深处散发的魅力
C.课堂上起哄 D.好表现自己
5.下面属于自卑表现的是()
A.课堂不敢举手,不敢站起来发言 B.敢当众表达自己的看法
C.认为自己很了不起 D.好表现自己
6.三国时期,吴国的军事家周瑜具有大将之才,但他气量相当狭小,对于胜过自己的诸葛亮屡次设计陷害,但害人不成反害己,在诸葛亮的三气之下,终于含恨而死。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情绪是不能调控的 B.产生情绪的决定性因素是人的气量
C.情绪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D.情绪对人的消极影响多过积极影响
7.我们陶冶情操,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是()
A.强烈的好奇心爱 B.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
C.丰富的文化生活 D.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8.对于我们身边的种种诱惑,下列看法错误的是()
我们要学会辨别诱惑,自觉控制不良诱惑
面对金钱的诱惑,我们一定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有些诱惑能促使人努力奋斗,我们要善于利用它促使自己取得进步
我们应拒绝所有的诱惑,因为所有的诱惑都会给人带来不良后果
9.由于我们青少年年龄小,缺乏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常常遭受各方面的侵害,下列侵害中来自社会方面的是()
①父母让正在上初中的小丽撤学在家帮忙卖水果②某老师让迟到的同学自扇耳光③黄老板向初一学生兜售淫秽光盘
④小明昨天不幸遭遇车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宪法》 C.《刑法》 D.《婚姻法》
二、多项选择(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是正确的。请你选出,并将其字母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产党员24分)
11.下列属于“青春误读”的是()
A.模仿成年人的打扮 B.拿别人的生理发育特点开玩笑
C.对跟异性同学交往的行为说三道四 C.有时考试成绩不够理想
12.下列选项中,有助于搞好我们学习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是()
A.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B.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
C.课前认真预习,课后及时复习 D.充分利用课余活动时间来背英语单词
13.我们不断认识自己的途径有()
A.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B.通过自我表现观察自己
C.通过电脑算命了解自己 D.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14.发觉自己潜能的确好方法有()
A.自我积极暗示法 B.光明思维法
C.拓展训练法 D.情绪调节法
15.下列选项中属于情绪对人的积极影响的是()
A.情绪可以充实人的精力和体力 B.情绪会抑制人的活动能力
C.情绪可以促进我们健康成长 D.情绪会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
16.下列选项属于高雅生活情趣的是()
A.穿奇装异服 B.热爱书法 C.假日旅游 D.盲目追星
18当我们遭遇不法分子侵害时,保护自己的有效方法是()
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奋不顾身地与其进行殊死搏斗
如果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就勇敢地同其搏斗
如果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可以想方设法及时脱身,或先妥协后报警
要对可能出现的不同后果进行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保住最大的合法利益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产党18分)
19.下面是几名同学对学习问题的讨论:
李利:我背课文总是一字一句往下背,结果背了上句忘了下句,老记不住一篇完整的课文。
王民:我对老师讲过的题比较有把握,但它稍微有一点变化我就傻眼。
林芳:中学那么多门功课,我经常是做着这门作业又想到别的科目,结果哪门功课都没有做好。
20.解放前上海有位教授叫姚明辉,学识高但长相颇有几分滑稽。一天上课,他刚走进教室,就看见黑板上画了一幅漫画,活像一只人面猫头鹰。姚先生立定看了一会儿,发现这漫画画的就是自己,但他毫无怒色,拿起一支粉笔,一本正经地在漫画旁写道:“此乃姚明辉教授之尊容也。”学生们笑了,姚先生也笑了。那个提心吊胆的漫画“作者”舒了一口气,大家对教授产生了由衷的尊敬。
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的内容,回答:
(1)你认为姚教授控制情绪的效果如何?为什么?(3分)
(2)从姚教授处理这件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3分)
四、判断分析(每小题8分,共16分)
21.小丽是一名初中生,她对自己稍微偏胖的身材不满意。为了能使自己的身材苗条一些,每次吃完饭以后,她就背者父母,用手指按压咽部,引起呕吐反应,将饭吐掉。有一天,她昏倒在课堂上,送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肠黏连,经过抢救小丽才保住性命。请问:
小丽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A 6、C 7、C 8、D 9、D 10、A11、ABC 12、AC 13、ABD 14、ABCD 15、AC 16、BC 17、CD 18、BCD
19、(略。围绕“方法出效益,勤奋出天才”,只要言之成理,符合题,均为正确)
20、(1)姚教授控制情绪的效果非常好。因为他的行为使课堂紧张的气氛得到了缓和。
(2)启示:要学会用理智的力量来控制自己的情绪,用适当的方法来转移和调整自己的情绪,(言之有理者可给分)
21、(1)小丽的做法是错误的。
(2)只要围绕“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为了爱美而伤害身体是不值得的”这一角度作答即可。
地理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表中(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A. 24小时 B. 12小时 C. 1小时 D. 1年
2.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地转偏向力 B.昼夜更替 C.昼夜长短变化 D.时间的差异
3.期末考试的今天,太阳直射点位于:()
A.赤道上 B.南回归线附近 C.北回归线附近 D.南极圈
4.经度和纬度都是零的地点,位于:()
A.北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东半球
5.当一个人站在南极点时,他周围的方向是:()
A.四周都是北 B.左东右西 C.左西右东 D.四周都是南
6.在一幅四百万分之一的地图上,6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
A. 240千米 B. 2400千米 C. 24千米 D. 1200千米
7.下面对高度的叙述,表示相对高度的是:()
A.珠穆朗玛峰高8848米 B.珠穆朗玛峰比吐鲁番盆地高9003米
C.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高-155米 D.青藏高原平均高度为4000米
8.被亚、欧、北美三大洲环抱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9.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分别是:()
A. 50%和 50% B. 79%和 21% C. 29%和71% D. 71%和 29%
10.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
A.丹麦海峡 B.白令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德雷克海峡
11.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
A.印度洋板块 B.非洲板块 C.亚欧板块 D.欧洲板块
12.火山和地震的相同之处是:()
①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②多发生在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
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④是地球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A.①④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13.下列语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A.秋高气爽 B.冬冷夏热 C.狂风暴雨 D.全年炎热干燥
14.南半球陆地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
A. 7月 B. 8月 C. 2月 D. 1月
15.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
A.该地某一年的降水量 B.该地降水最多一年的降水量
C.该地多年平均的降水量 D.该地降水量最少一年的降水量
16、影响塔里木盆地与同纬度北京气候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有:()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 D.人为因素
17.西亚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8.关于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终年高温多雨 B.四季分明,夏季多雨
C.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D.全年炎热干燥
19.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取决于:()
A.经济发达程度 B.生活医疗水平 C.文化教育水平 D.出生率和死亡率
20. 2000年在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数量是:()
A.1个 B.7个 C.5个 D.6个
21.下列不属于黄种人的是:()
A.印度人 B.印第安人 C.蒙古人 D.中国人
22.有关世界三大宗教,正确的说法是:()
A.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B.基督教教徒又称为穆斯林
C.佛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D.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23.下列关于世界上语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国家只有一种语言 B.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24.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①森林减少,草原遭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②粮食及生活用品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
③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④生活水平会大幅度提高。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25.“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意思是:()
A、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
B、在适应当地环境的长期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C、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D、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6.下列那些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A.水源充足 B.交通便利 C.崎岖山地 D.自然资源丰富
27.下列关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北极地区气候严寒,房屋用冰块构筑,低矮,墙厚,保温功能好
B.我国黄土高原上气候干燥、冬冷夏热,用黄土筑成窑洞,冬暖夏凉
C.西亚地区气候炎热干燥、风沙大,建平顶房可防风沙
D.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气候潮湿,人住在竹楼上层,凉爽又防潮
28.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原则是:()
A.国家人口的多少 B.国家面积的大小
C.政治制度的不同 D.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29.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A.亚洲、非洲 B.大洋洲 C.拉丁美洲 D.欧洲、北美洲
30.一个国家的领土包括:()
A.国界线以内的陆地 B.国界线以内的陆地、领海
C.国界线以内的陆地、河湖 D.国界线以内的陆地、河湖、领海和领空
2003年秋季培元中学初一上地理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答题表(每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填空题:(13分)
1、风向为“南”,说明风来自方;风力是风的。
2、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带,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地带和_________________地带。
3、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位于_______纬度_______的平原地带。
4、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__________状况,一般变化__________;气候一般只注意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要素。
5、早期的聚落大都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资源优越的地方。
三、综合题:(27分)
1、读经纬线为平行直线的地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写出E点和F点的经纬度E______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点位于D点的_______方向;B点位于C点的________方向。
(第1题图)(第2题图)
2、读地球上五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内容:(5分)
(1)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______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带,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____________带。
(2)图中B带和C带之间的分界线叫___________线;每年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在______________线。
3、读“某地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该地最低月平均气温是_______________,出现在____________月份
(2)该地的年较差是__________
(3)从南、北半球看,该地位于____________半球
(4)从地球的五带看,该地位于___________带
4、读位于北半球的A、B两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列要求:(5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A地降水集中________月,说明该地降水集中在______季。
(2)B地降水最少的月份是______月,说明______季比较干燥。
(3)从以上分析可知,A、B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下图,回答问题:(6分)
(1)①地的全年气温高于__________,各月降水量大多在__________毫米以上,可判断其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气候。
(2)②地属于_____ _________气候类型。
(3)③地的气候特征________ _____,主要分布范围是____ __________。
一、精心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情感对人的行动有巨大的推动力。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兴趣的培养、情感的交流与共鸣,能使学生体验到愉快、积极、振奋,更主动积极地去领会知识和探索生物奥秘。“玩”是儿童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初中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使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自主探究,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对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等待知识的传递,主动建构了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比如我在讲解七年级下册《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教版)这一节课时,先让学生预习几分钟,然后请两个学生到黑板上,一个学生做模板,另外一个学生照着学生身体在黑板上画像;紧接着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完成呼吸系统的组成图,填充呼吸道和肺这几个结构;其他学生可以根据书上内容在、上黑板来进行完善该图,最后请七个学生(分别扮演呼吸道和肺)上台进行表演,要求表演出自己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发生病变身体有哪些异常表现等等。其他学生看到这样的表演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只是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不仅仅是游戏,而是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取知识,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许多伟大的学者都认为问题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策略主要是创造性地构建学习环境,给予机会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给学生表明观点的机会;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给学生大胆猜测和“异想天开”的机会;对学生所出现的错误或不足应加以引导,给学生反思和修正的机会。比如我在讲解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时,我首先跟学生播放《小鸟给人算命》视频,学生很兴奋因为这样事例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小鸟能算命,是闹剧,骗局?”这样可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三、明确探究目的,指导学生探究的方法。
无论是观察、调查、实验、收集分析资料等多种探究形式,必须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这一节课中讲解探究的步骤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这节课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在认真讲解同时,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操作,去领悟。只有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才能根据已有的东西去实践。“探究”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全过程的活动,教材在设计这类活动时,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性,为学生发挥富于个性的创造力留出了空间,同时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地加以引导。以“探究”为例,第一册教材首先安排让学生了解探究全过程的活动,每一个步骤都有比较具体的指导,并且对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安排让学生设计探究过程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的活动。这对探究本册后面《种子的萌发》条件起到铺垫作用,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全过程设计的探究。与后几册相比,第一册教材对学生的引导性较强,各种活动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水平要求较低。后续几册教材则加大了学生的自主性,许多“探究”都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自主制定计划,对学生设计实验、通过测量获取数据、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和整理数据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加强操作实践,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新知在操作中掌握,技能在操作中熟练,从而让学生体验到自主探究的乐趣。
四、设计合理练习,注重学生探究的延伸。
练习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和反馈,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八年级下册讲《选择健康的方式》结束时,就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某同学说,有人一辈子抽烟,照样活到八九十岁,可见吸烟的危害并不严重。你能对此作出有力的反驳吗?”;又如我在讲八年级上册《空中飞行的动物》一节课中,关于昆虫翅的类型时,其中就有蜻蜓的翅的时候,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在蜻蜓的翅上有没有特殊地方?”这个结构叫什么名称?这个结构有什么作用呢?生活对它有哪些运用(仿生)等等?又如在将藻类植物时,我把2007年5月29日,太湖蓝藻暴发,造成无锡市自来水水源地水质严重恶化,几乎席卷了整座城市的这一事件进行讲解,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其中有一个“绿色”奥运,克隆技术的发展等等。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写出小论文、手抄报等等形式作业。这样既渗透环保教育又能做到探究活动课内外的结合,注重学生探究活动的延伸。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只有营造一个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学生才能主动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在自主探索中学习生物学,并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探究性学习里面,要求教师具备高水平的科学素养和探究教学技能,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新调整自己的角色,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全员参与。一方面他对学生明确了探究的内容,目标以及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对学生在探究过程的具体细节不细化,让学生学会去观察、思考,去尝试,不轻易简单评价学生的探究活动,在学生实在解决不了时,必要时给予一定的帮助,适时地指导学生发现问题,理清各种关系,最终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关于最准的算命术和如何有效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