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86版封神榜姜子牙算命和我想知道封神榜上八仙有谁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揭秘姜子牙为什么要封神传统门神画上画的是谁我想知道封神榜上八仙有谁姜子牙为什么要封神
《封神榜》被各个影视剧作品中都有翻拍,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在这个故事里姜子牙作为故事的核心,自然也是最重要的。那么在《封神榜》中关于姜子牙为什么要封神呢?关于这个问题,很多的读者都有着不一样的说法。
姜子牙画像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化中的神文化是很多的学者都在研究的,关于姜子牙的一些内容也是很值得考究的。姜子牙的封神是因为元始天尊的委派,赐给了姜子牙打神鞭,让姜子牙完成封神的任务。封神是一件非常大的事,元始天尊顺应天道让姜子牙下界去完成封三百六十路神仙,这是天命所至并不是心血来潮的封神。当时在商朝的纣王天天只知道寻欢作乐,还沉溺于酒池肉林,试问这样的王怎样才能够管理好天下,所以元始天尊派姜子牙去帮助周室夺得天下,周文王、周武王拜姜太公为师,学习为王之道。姜子牙有着元始天尊所说的将相之材,他下界封神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为什么姜子牙下界封神而自己却到最后没有被封神呢?元始天尊早就有了预言,就是姜子牙没有仙缘,但是他有着人间的将相富贵命。元始天尊让姜子牙可以走遍仙界的所有地方,并且在仙界的各个地方姜子牙出现各仙都要避让。还有的说法就是三百六十路神仙都已经封满了,但是姜子牙执掌着打神鞭和封神榜,所到之处就可以借神位,这比封神还要高一些,他可能没有仙缘但是他可以成神。
姜子牙是什么教历史中的姜子牙是西周的开国元勋,而且是齐国的开国君主。他在83岁高龄时选择从隐居处出山帮助周文王伐纣,在商朝为官时他并没有帮助纣王,因为纣王实在是荒淫无度他因为受不了这种生活就去隐居了。姜子牙这么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他属于什么教派的呢?
姜子牙画像
在小说中的姜子牙是阐教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弟子。阐教是元始天尊为教主的派系,阐教和截教之争是《封神榜》中贯穿的主线,元始天尊的手下有十二金仙,有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就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等人人组成。姜子牙、申公豹等人都是阐教的小弟子,像广成子、太乙真人都是大弟子。
他被元始天尊派下山辅佐明君,代管封神。周文王晚上做梦的时候就梦到了飞熊,在渭水的时候就遇到了姜子牙。周武王也是拜姜子牙为相父,他执打神鞭掌管封神职位,后面在金台拜将准备了东征成为了大元帅。武王打败了商朝之后领玉虚法牒,封三百六十五位正神,齐王封其于齐营丘,为五侯九伯之首,封完神之后姜子牙命中无福成正果。元始天尊知道姜子牙的性格是非常正直的,就指派姜子牙下界顺应天道帮助周家得天下,赐了姜子牙神鞭在封神完毕之后还了鞭子,元始天尊没有封姜子牙的神位,但是准许他可以云游各仙处,姜子牙每去一个地方众神都要让位。
申公豹和姜子牙申公豹和姜子牙是同时拜入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可是在《封神榜》中他们两个是死对头的样子,那么作为同门师兄弟的申公豹和姜子牙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申公豹画像
申公豹和姜子牙是元始天尊的徒弟,二人都是阐教门下的小弟子,申公豹的前世是黑豹精,而姜子牙的前世是一只飞熊精。申公豹被前世是飞熊精的姜子牙所杀害,他与之同归于尽了,身上沾染了飞熊的气息。元始天尊收徒弟的时候鸿钧老祖告诉他说可封神之人身上有着飞熊的气息。元始天尊不知道究竟这二人中究竟哪一个有着飞熊之象,在踌躇不知时元始天尊最终的决定是将二人一起收为徒弟。在封神之事上,元始天尊见姜子牙身上正直之气就将封神的大任交给了他,但是同为徒弟的申公豹心中有着不忿之气,就从中阻挠。但是申公豹的这种阴谋最终没有实现,他被南极仙翁抓住了之后交给元始天尊还是想了办法脱了身。
申公豹脱了身之后选择拜入金鳌岛碧游宫通天教主截教门下,这就是截教,截教和阐教是死对头。阐教的弟子多半都是吸收天地之灵气的天地宠儿,天生就有着仙风道骨,如文殊、观音菩萨、太乙真人等。而截教就与之不同,他的教义就是教人逆势修行、在天机中自强不息,收徒弟就看徒弟是否心性是稳定的。他的申公豹进入截教之后没有为门内弟子做好榜样,反而总是教唆门内弟子下山助纣为虐,申公豹作恶多端在最后他的肉身用来填了北海之眼。
姜子牙和筷子的故事从古至今流传着不少关于姜子牙的趣事,其中一个就是姜子牙跟筷子的故事,传说姜子牙前期生活实在是贫困,家里常常揭不开锅,他老婆为了能够离开他,就生了坏心眼想把他害了,然后另嫁他人。
姜子牙剧照
有一天姜子牙回到家中,拿着一个空的鱼篓,毫无疑问,他又没有钓着鱼,他的老婆很是生气,但是面上却笑着说:“你辛苦一天了,感觉到饿了吧,快点过来,我给你做了好多肉,你快吃吧。”姜子牙闻着肉香食指大动,正准备用手去抓肉,这时候从外面飞进来一只小鸟,用嘴啄他的手背,姜子牙意味小鸟也饿了,便给它一点,但是小鸟不吃,还是用嘴啄姜子牙手背。
姜子牙心里一动,难道是说这个肉吃不得,于是他又试了一遍,果然小鸟还是啄他手背。他心想这是一只神鸟,于是借着追鸟的名义跑了出去,一直追到一个没有人的山坡,小鸟停在了树枝上,对他说:“你不要用手抓肉,我的脚下有两根细丝,你用它吃肉。”姜子牙听了指点后取了细丝回家,刚用细丝碰到肉,便冒出一股青烟,姜子牙大惊大怒,对老婆说:“原来肉有毒!”姜子牙老婆矢口否认,但是姜子牙举着肉要他老婆试试,他老婆脸都吓白了,急忙躲闪。
姜子牙明白这神鸟送的细丝可以检测出世间的毒物,于是便贴身收藏,每次吃饭的时候都用细丝,这就是后来筷子的由来。用筷子吃饭的习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姜子牙算卦姜子牙的前半生可谓是穷困潦倒,一身的本事,能用来养家糊口的却不多,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怎么办呢?于是姜子牙开始给别人算命。
姜子牙剧照
人要是倒霉,那是真没办法。姜子牙从山上学师归来,卖面的时候,面摊子被大风刮跑了。卖肉吧,不仅一毛钱没赚到,还赔了个底朝天。最后,在街上支了一个摊子开始给人算卦。但是这城里城外谁不知道他姜子牙走背运,自己的命都算不好还给别人算,能准么?
过了几天,有一个从别的地方来的年轻人,他是来卖柴火的,性格特别的倔强,然后他跟姜子牙杠上了。他问姜子牙他的柴火能不能卖出去。
姜子牙沉吟片刻说道:“你到前边的大柳树下,你这柴火不仅能卖掉,卖了250文钱,还能得到三杯美酒。”
年轻人不服气,走了过去,没有人来买柴火。但是他刚刚走过那棵大柳树,一个老头叫住了他:“你把这些柴火送到我家去,然后我给你250文。”小伙子心里一动说道:“老先生,我只要你200文。”他想证明姜子牙错了。
他帮老人把柴搬到了家里,老人掏出了250文,对他说:“这是你的200文,还有50文的脚力费,明天我女儿出嫁,请你喝杯酒。”然后拿出一壶酒,三杯正好倒完。
小伙子也是一个实在人,回到了姜子牙的摊子前,将250文给了姜子牙,承认他算得准。然后周围看热闹的都来找他算命。之后姜子牙的名声就传了出去,再后来他就进朝做官了。
中国可以充当门神人物有很多,主要有:.四大天王(佛教寺庙).韦驮护法与伽蓝护法(佛教寺庙).张、黄、蘇、李四将军(清水祖师庙).王天君和马天君(道教寺庙).神荼和郁垒(源於《山海经》,一说《皇帝书》).方弼和方相哼哈二将(源於佛教《大宝积经》卷八《密迹金刚力士会》的密迹金刚和《封神演义》的郑伦和陈奇,主要用於佛寺或道观).秦琼和尉迟恭(源於《搜神记》).青龙(孟章神君)和白虎(监兵神君)(道教).赵云和马超(河南).马超和马岱(河北).薛仁贵和盖蘇文(河北北部).孙膑和庞涓(陕西).白起和李牧.扶蘇和蒙恬.秦三世和楚义帝.孟良和焦赞.燃灯道人和赵公明(源於《封神榜》).姚期和马武(源於《东汉演义》).魏徵和徐茂功.赐福天官和刘海.加官神和晋禄神.和合二仙.玄坛真君与五路财神.魏徵.锺馗(源於《唐逸史》).关羽和关胜.关羽、关平和周仓.徐延昭与杨波.裴元庆和李元霸(源於《说唐演义》).岳飞和温琼.岳云和狄雷.赵匡胤和杨衮.胡大海和常遇春
八仙之一
铁拐李
八仙中,铁拐李是年代最久,资历最深者,见诸于文献则较晚。亦作「李铁拐」。元剧《吕洞宾度铁拐李岳》始有其名。身世由来传说颇多,一说乃西王母点化成仙,封东华教主,授铁杖一根。一说本名洪水,常行乞于市,为人所贱,后以铁杖掷空化为飞龙,乘龙而去为仙。一说姓李名玄,遇太上老君而得道。一日神游华山赴太上老君之约,嘱他的徒儿七日不返可化其身。然而徒儿因母亲病而欲归家,六日即化之。第七日李玄返魂无所归,乃附在一跛脚的乞丐的尸体而起,蓬头垢面,袒腹跛足,以水喷倚身的竹杖变为铁拐,故名李铁拐。
八仙之二
钟离权
道教八仙之一。元代全真教奉为「正阳祖师」,北五祖之一。其说始于五代、宋初。相传姓钟离名权,号「正阳子」,又号「云房先生」。
《列仙全传》说:钟离权,燕台人,号云房先生,为汉朝大将,在征讨吐蕃中,被上司粱翼妒嫉,只配给他老弱残兵三万人,刚到达目的地就被吐蕃军劫营,军士落荒而逃。钟离权也逃至一山谷,而且中途还迷路了。可是「吉人自有天相」,遇上一胡僧,将他带至一小村庄说:「这是东华先生的住处。」然后告别而去。过了一会儿,忽听有人说:「这必定是那碧眼的胡人多嘴的缘故。」见一老人披着白色的鹿裘,扶着青色的藜杖,问钟离汉道:「来者可是汉大将军钟离权?为什么不来宿于山僧之所?」钟离权大惊,知道遇上了异人,于是诚心学道,向老者哀求学习救世之道。老者传授钟离权「长真决」,及金丹火候和青龙剑法。钟离汉后来遇见华阳真人,又遇上仙王玄甫,学得「长生决」。最后在崆峒山紫金四皓峰居住,得到「玉匣秘诀」,修成真仙。玉皇大帝封他为「太极左宫真人」。
另一说钟离汉为唐朝人,与吕洞宾同时,自称「天下都散汉钟离权」,后人或以「汉」字属下读,故一称「汉钟离」。
王重阳创立全真教,奉「钟离汉」为「正阳祖师」,位列北五祖之二(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操,王重阳)。
八仙之三
张果老
道教八仙之一。亦作张果。据《唐书》记载,确有其人,本是民间的江湖术士,因民间相传逐为神仙。居山西中条山,自言生于尧时,有长生不老之法。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的丈夫)不时征召他,都被他婉拒了。武则天也召他出山,张果老就在庙前装死,时值盛夏,不一会,他的身体腐烂发臭。武则天听后,只好作罢。但不久就有人在恒山的山中再次见到他。
唐玄宗数次召见他,求长生不老之法。唐玄宗见到张果老老态龙钟。就问:「先生是得道之人,为何发疏齿落,老态龙钟?」张果老说:「衰朽之岁,也没有什么道术可依慿,所以才变成现在的样子,实在令人羞愧。不过今天如果把这些疏发残齿拔去,不就可以长出新的出来吗?」于是便在殿前拔去鬓发,击落牙齿,玄宗有点害怕,忙叫人扶张果老去休息。一会而张果老回殿,果然容颜一新,青鬓皓齿。于是当时的达官贵人们都争相拜偈,求教返老还童的秘诀,但都被他拒绝了。
有一次,唐玄宗去打猎,捕获一头大鹿,此鹿与寻常的鹿相比,稍有差异。厨师刚要开刀宰鹿,张果老看见了,就连忙阻止,说「这是仙鹿,已经有一千多岁了,当初汉武帝狩猎时,我曾跟随其后,汉武帝虽然捕获了此鹿,但后来把它放生了。」玄宗说:「天下之大,鹿多的是,时迁境异,你这么知道他就是你说的那头鹿呢?」张果老说:「武帝放生时,用铜牌在它左角下做了标志。」于是玄宗命人查检。果然有一个二吋大小的铜牌,只是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玄宗又问:「汉武帝狩猎是哪年?到现在已经有多少年了?」张果老说:「至今有八百五十二年了。」唐玄宗命人核对,果然无误。
张果老回山后不久就仙逝了,唐玄宗为他建「栖霞观」。张果老有一怪癖,平日他倒骑着一头白毛驴,日能行万里,当然这驴子也是一匹「神驴」,据说不骑的时候,就可以把它折迭起来,放在皮囊里。
八仙之四
吕洞宾
道教八仙之一。名岩,字洞宾,自号「纯阳子」。唐京兆府(今陕西省长安县)人。曾以进士授县令。他的母亲要生他的时候,屋里异香扑鼻,空中仙乐阵阵,一只白鹤自天而下,非如他母亲的帐中就消失。生下吕洞宾果然气度不凡,自小聪明过人,日记万言,过目成诵,出口成章,长大后「身长八呎二吋,喜顶华阳巾,衣黄欗杉,系一皂鞗,状类张子房,二十不娶。」当在襁褓时,马祖见到就说:「此儿骨相不凡,自市风尘物处。他时遇卢则居,见钟则扣,留心记取。」后来吕洞宾游庐山,遇火龙真人,传授天遁剑法。六十四岁时,游长安,在酒肆遇见一位羽士青一白袍,在墙壁上题诗,吕洞宾见他状貌奇古,诗意飘逸,问他姓名。羽士说:「我是云房先生。居于终南山鹤岭,你想跟我一起去吗?」吕洞宾凡心未已,没有答应。这位云房先生就是「钟离权」。
到了晚上,钟离权和吕洞宾一同留宿在酒肆中。云房先生独自为他做饭,这时吕洞宾睡着了,他梦见自己状元及第,官场得意,子孙满堂,极尽荣华。忽然获重罪,家产被没收,妻离子散,到老后了然一身,穷苦潦倒,独自站在风雪中发抖,刚要叹息,突然梦醒,钟离权的饭还没熟,于是钟离权题诗一首「黄良犹未熟,一梦到华肴。」吕洞宾惊道:「难道先生知道我的梦?」钟离权道:「你刚才的梦,生沉万态,荣辱千端,五十岁如一刹那呀!得到的不值得欢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人生就像一场梦。」于是吕洞宾下决心和钟离权学道,并经「十试」的考验,钟离权授他道法。吕洞宾有了道术和天遁剑法,斩妖除害为民造福。
吕洞宾被全真教奉为北方五祖之一(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操,王重阳),世称吕祖、纯阳祖师,吕洞宾在八仙中最为出名,有关他的传说很多。
八仙之五
何仙姑
道教八仙之一。其身世有多种说法。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皆有本地之何仙姑。然多传说为何氏女,途遇仙人,赐仙桃或仙枣食之,成仙,不知饥饿。能预知祸福,善轻身飞行。一说乃吕洞宾弟子。
《仙佛奇踪》说: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一位叫何泰的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十六岁时梦见仙人教他:「吃云母粉,可以轻身而且长生不死。」于是她照仙人的指示,吃云母,发誓不嫁,经常来往山谷之中,健行如飞。每天的早上出去,晚上带回一些山果给她的母亲吃。后逐渐不吃五谷,武则天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在入京中的途中忽然失踪。之后白日生仙。唐天宝九年,出现在麻姑坛中,站立在五朵云中,其后,又出现在广州的小石楼。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记载:「狄青早年在争南侬时路过永州,听说何仙姑能预知吉凶,便特地去询问战争的结果,何仙姑说:「公不必见贼,贼败且走。」开始狄青不信,后来宋军先锋与南侬智高的兵交战,不机回合,智高战败并逃入大理国。
何仙姑经常手持荷花。
八仙之六
蓝采和
道教八仙之一。唐开元天宝时人。夏服絮衫,冬卧冰雪,常于长安市唱踏踏歌,歌词多神仙之意。有人孩童时见过他,及至年老再见,采和颜状如故,后于酒楼乘醉骑鹤而去。元人以此逸事,撰杂剧汉钟离度脱蓝采和。
《仙佛奇踪》中:「蓝采和,不知那里人。经常穿着破烂的衣服,带着六吋的腰带,一只脚穿靴,一只脚赤足。夏天时在长衫内穿厚厚的内衣,冬天时躺在雪地中,呼出的气彷如蒸气一般。每次在大街中讨饭,手持大拍版,长三呎余。醉了就唱歌。老的小的都看他唱歌,唱时好像是发狂,但又不是。歌词随意而作,歌中充满了仙意,而且变幻莫测。把得到的钱穿在绳子上,拖着走,就是掉了也不顾。有时赠与穷人家,有时花在酒肆中。周游天下,有人在孩童时见过他,至老后再见着他,蓝采和的容貌依旧。后来有人见他在壕梁酒楼上饮酒,听见有笙萧的声音,忽然乘着鹤而飞上天空,抛下靴子,衣衫,腰带,拍版,慢慢而升。
元剧《钟离权度蓝采和》则说蓝采和是艺名,真名叫许坚,在勾栏里唱杂剧,年五十时,做寿因不知犯了什么错,为官府扣打,后被钟离权度化成仙。
八仙之七
韩湘子
道教八仙之一。唐朝韩愈的侄孙子。生性放荡不拘,不好读书,只好饮酒,世传其学道成仙,在二十岁时去洛下探亲的时候,倾慕山川之趣而一去不返,二十多年音讯全无。在唐元和年间,忽然回到长安,衣衫破旧,行为怪异,韩愈让他入学校和学生们读书,但韩湘子和学员讨论时一言不发,只跟下人赌博,喝醉了就睡在马房中睡三天五日,或露宿街头,韩愈担心不已,问他「人各有所长,就算小贩也有一技之长,你如此胡闹,将来能做什么呢?」韩湘子说:「我也有一门技巧。只是你不知道。」韩愈问:「那你能做什么?」当时正当初冬季节,令牡丹开花数色,又尝令聚盆覆土,顷刻开花。
韩湘子后传说跟吕洞宾学道。位列仙班。
八仙之八
曹国舅
道教八仙之一。相传为宋仁宗朝之大国舅,名佾,亦作景休。曹国舅的弟弟贪赴京应试秀才之妻的美色,绞死秀才,强占其妻。秀才的冤魂向包拯申诉,包公准予查究。曹国舅告知其弟,务必将秀才的妻子置于死地,以绝后患。于是二国舅投秀才的妻子入井,被她逃脱,途遇曹国舅,误以为是包拯,向曹国舅申诉,曹国舅大惊,令手下用铁鞭打死秀才的妻子,手下以为她以死,把她弃尸于偏僻的小巷。
秀才的妻子醒了之后,向包公叫冤,包公问明真情后,就诈病,曹国舅来探望包拯。包拯令秀才的妻子出诉,逐将曹国舅监禁。又作假书将二国舅偏来开封府,令此女面诉冤情。又将二国舅枷入牢中。曹皇后和宋仁宗亲自来劝包拯释放她的两个弟弟,包拯不从,命令将二国舅处决。宋仁宗大赦天下。包公才将曹国舅放行。
曹国舅获释后,入山修行从此遁迹山林,矢志修道学仙,有一天,钟离权和吕洞宾问他说:「你所养的是什么?」曹国舅说:「我所养的是道。」仙人笑着问:「道在那里呢?」曹国舅指着天说:「道在天。」仙人又问:「天在那儿?」曹国舅指着心。钟离权和吕洞宾满意地说:「心即天,天即道,你已经洞悟道之真义了。」逐授以《还真秘旨》,令他精心修练,不多久,曹国舅就成仙了。
还有说法
仙均为神仙中的「散仙」,专门惩恶扬善,济世扶贫。民间传说中有许多关於他们的故事,以「八仙庆寿」与「八仙过海」的故事流传最广。据道书记载及民间传说,八仙「事迹」如下:
铁拐李,亦称李铁拐。李铁拐,相传名叫李凝阳,或名洪水,小字拐儿,自号李孔目。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游时因其肉身误被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的尸身而起。他蓬头垢面,坦腹跛足,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故称「铁拐李」。元岳伯川杂剧剧本《吕洞宾度铁拐李岳》曾记其事,后又被采入《东游记》,但情节有所不同。
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后改名为觉,燕台人,字寂道,号和谷子,又号正阳子。相传诞生时,异光数丈,状若烈火。因受铁拐李的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最后与其兄同日升天,度吕洞宾而去。见诸於《东游记》。有关其神仙传说,起於五代、北宋。《宣和书谱》卷十九:「神仙钟离先生名权,不知何时人。而间出接物,自谓生於汉。吕洞宾於先生执弟子礼。」后遂称「汉钟离」而不名。钟离权头发盘结成双髻以传道,手摇扇子,袒露大肚,一派散仙之风。
张果老,亦名张果。原为唐代道士,相传隐居於恒州条山,常倒骑白驴,日行万里。唐武则天时自称已数百岁。武后召之出山,他装死不赴。唐玄宗时,派使者请他入朝,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职衔,赐号通玄先生。其故事最早见於《明皇杂录》。新、旧《唐书》均有《张果传》,列入方术类。唐代有术士名法善,曾算出张果老在浑沌之初早已生活於世,可能是年龄最大的神仙。
何仙姑,名琼,唐中宗时广州增城县人。十三岁时,入山采茶,遇吕洞宾。后又梦见神人教食云母粉,遂誓不嫁,轻身飞行往来山谷。每日朝出,暮持山果归来服侍母亲。后尸解仙去。
蓝采和,唐代的隐逸。最早见於南唐沈汾《续仙传》。常衣破蓝衫,一足靴,一足跣,夏则披絮,冬则卧雪,气出如蒸。蓝采和常行歌於城市乞讨,手持大拍板长三尺馀,似醉非醉,踏歌云:「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均为神仙脱世之意。后得钟离权之度化,乘云而去。
吕洞宾,即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唐代人。相传吕洞宾进士落第后遇钟离权,钟离於炉上煮黄粱饭,授枕予洞宾小睡,梦见自己中进士、当官、升侍郎、成亲、当宰相、被诬害、获罪、家破人亡、穷困潦倒……恍忽醒来,黄粱犹未熟,方知贵不足喜,贱不足忧,人世间不过一场梦而已。遂弃家,拜钟离权为师,入终南山修道。传说他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有关他的神话传说,大概最早起於北宋岳州一带。小说、戏曲中反映其故事很多。
韩湘子,名湘,字清夫,传为唐代韩愈之侄孙。相传韩湘自幼学道,追随吕纯阳,后登桃树堕死而尸解登仙。韩愈官拜刑部侍郎时,宾客盈门,朋僚宴贺。韩湘子劝韩愈弃官学道,韩愈则勉韩湘子弃道从学。韩湘子以径寸葫芦,酌酒遍饮宾客,数斗不竭。又以盆覆土,开花两朵,上有金字之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后来,韩愈以谏迎佛骨事,贬谪潮州,别家赴任,途经蓝关,值大雪,马惫於道。韩湘子冒雪而来。韩愈问其地,即蓝关,嗟叹韩湘子预言之灵验。后韩湘子护愈抵任,复随愈移袁州,最后度其叔韩愈入道。
曹国舅,姓曹,名景休,徐州人。宋仁宗曹皇后之弟,故称国舅。曹景休因其弟景植不法杀人而耻见於人隐居山岩,葛巾野服,矢志修真。经钟离权与吕洞宾之度化,曹国舅得还真秘旨而修道成真,并由钟离权和吕洞宾引入仙班。在八仙中,他的事迹最少,出处最晚。
「八仙」中的每一位都能找到其历史背景,惟独蓝采和的真人背景无从考究,近日从辽宁大英县卓茼井镇一个蓝氏姓氏的村落裏找到了一本有400多年历史的蓝氏家族族谱,是明朝时候开始记录的,记载了蓝氏家族从隋朝到民国时期的所有家族成员的兴衰历史。其中有一段专门介绍了蓝采和的简历、妻子李氏及其子孙们的事迹。据了解,目前这本族谱已经送到四川省博物馆鉴定,并进行复原和复制。
关于86版封神榜姜子牙算命,我想知道封神榜上八仙有谁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